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作者:李进焕 时间:2016-07-11 点击数:

摘要:近年来,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政府理财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努力,“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缓慢。本文结合国家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高校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对策,为高校顺利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对策;初探;

一、前言

高校既是财政预算经费执行单位,又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财政部门已经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制度,投入型预算向绩效型预算的转变已成为必然。目前高校预算绩效工作还处于摸索和制度建设阶段,明显滞后于财政预算改革进度,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对于加快推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促进提高高校预算资金使用效益非常重要。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对于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重点放在经费投入的合理性和支出的合规性,经费管理和使用部门重投入轻产出、重支出轻绩效的理念根深蒂固,因而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够主动,导致目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缓慢,下面将

预算绩效基础工作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和结果应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一)在基础工作管理方面,存在预算绩效管理职责不明、制度建设不到位、未研究建立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如有的高校未明确校内绩效管理部门、未安排专人负责绩效管理工作、未明确绩效管理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的职责和分工;未制定校内预算绩效管理具体实施方案、相关办法和实施细则,项目实施单位也未制定内部操作相关规程、配套措施、范本文本和相关管理办法;规范适用的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校内绩效管理工作宣传、业务学习和培训不够等。

(二)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主要是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表现在绩效目标的设定未紧扣学校事业经展规划,预算和目标不够匹配,绩效目标设置指向不清、量化细化不够,绩效标准测算不够科学合理、不能清晰反映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等。

(三)在绩效监控管理方面,未建立有效的绩效运行监控机制、监控措施不到位。表现在日常绩效监控多集中在资金使用情况方面,对资金绩效关注不足,未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跟踪监控、未提供绩效监控报告、未对偏离绩效目标和预期无效目标项目提出及时调整意见等。

(四)在绩效评价管理方面,存在绩效评价质量不高,项目绩效评价覆盖率不高,未主动开展高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等问题。由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够,影响了整个绩效评价质量。项目绩效评价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主要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推动,高校主动开展评价的项目很少。

(五)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面,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尚未建立,在绩效信息公开、向相关部门报告、绩效整改和问责等方面进展较慢,导致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成效大打折扣,不少工作流于形式。

三、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建立校内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体制。

一是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重点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包括制定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全过程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绩效审计实施办法等制度,校内管理和实施部门应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操作规程、配套措施、范本文本等。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将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环节相结合,规范绩效管理程序,明确预算绩效目标;与日常项目管理环节相结合,提升项目实施单位绩效理念;与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结合,跟踪绩效目标的实现进度;与预算公开相结合,发挥绩效目标约束机制;与预算资金安排相结合,探索评价结果应用模式。二是明确学校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和专门人员,明确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的职责和分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落实,比如可将此项工作列入学校深化改革清单和年度目标工作任务等。

(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认识

充分利用校园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校内各种会议及培训的机会开展广泛宣传,大力倡导绩效管理理念,积极培育校园绩效管理文化,扩大绩效管理影响,引导学校各部门、师生员工主动了解绩效管理、支持绩效管理;树立全员绩效、全过程绩效理念,将绩效理念、绩效要求贯穿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对绩效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无论对高校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实施人员,还是对财务和审计人员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特别是在绩效指标和标准设置方面,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熟悉项目业务属性但不了解财政绩效管理业务,财务审计人员熟悉绩效管理相关政策但不懂项目业务属性,对项目管理和执行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不够。所以需要大力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和实施人员业务教育,通过参加财政和主管部门培训、到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学习、利用校内教师资源开展课题研究、邀请专家来校讲授等方式,提升绩效管理相关人员业务素质。

(四)建立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是实现高效、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可参照财政部门的作法,建立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预算绩效管理与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有机结合,将基础工作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和结果应用管理纳入信息系统,全面涵盖绩效管理业务和项目实施单位,以实现内部管理的程序化和常态化,达到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自动化。还可通过网络链接,充分利用当地财政部门确定的中介机构库、专家库、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等各方面资源,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条件成熟时还可将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与国库系统同步联通,从源头上运用成本理念和技术手段科学管理预算资金。

(五)构建科学完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和专项课题研究等方式,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做好绩效指标设计和标准值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绩效指标与标准的对应关系,明确校内不同评价对象的标准选择,在条件成熟时研究建立符合项目特点的分项绩效指标体系库,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应建议财政或主管部门对同类项目统一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一方面便于高校操作,另一方面有利于财政和主管部门对同类项目的绩效情况进行比较。

四、结论

随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与预算收支管理同等重要,高校应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树立全员绩效理念,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评价为手段、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教学科研质量为目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以信息化手段,确保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柳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11

[2]罗志勤 《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及其启示》吉林金融研究  2012.3

[3] 王慧娟《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财经界  2014.2

[4] 邓军《广西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 2014.47

[5] 王尚集《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12

[6] 李琨《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4.2

上一条:关于开展学党史诵经典学习教育的通知
下一条:浅析科研项目背后的违规现象

关闭

Copyright©2013 三峡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宜昌市大学路8号  邮编:443002
鄂ICP备05003329号 邮件系统
0